防水可以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及时的防水措施可以避免长期水损引起的昂贵修复费用。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2018的问题,为在防水方面有需要的人群解疑答惑。
文章目录列表:
1.建筑施工国家标准规范 哪里有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2018
3.卷材防水层检验批中的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是什么?
建筑施工国家标准规范 哪里有
一、规范大全:
现在还没有,《标准分享网》上有2005版本的。
如果要2011或2012的版本,你可以选择近期更新的规范进行汇总。
规范更新较快,下面是我近期收集的规范目录,你可以自行选择一些有用的,去《标准分享网》或《造价者网》免费免注册下载,望对你有帮助!
常用GB施工规范: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
50086-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T50107-2010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50119-200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50134-200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016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3-201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8-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209-2010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5030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50325-2010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50327-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50345-200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
T 50362-2005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T50375-200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
50404-2007 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50411-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0496-200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及条文说明
50497-2009 基坑监测规范
50621-2010T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常用JGJ施工规范: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6-99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
7-2010 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
8-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T14-2004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T 23-200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27-2001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28-1986 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
T29-2003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3-200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68-90 多孔砖(KP1型)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
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78-9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条文说明
80-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82-9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
T 93-95 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
94-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98-201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102-2003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104-201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106-2003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107-2010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108-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
109-96 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
110-2008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113-2009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120-99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126-2000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128-201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29-2000 既有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T 132-2009 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133-2001 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
134-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T 136-2001 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137-2001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
T139-2001 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41-2004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144-2004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146-2004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149-2006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159-2008 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60-2008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T175-2009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
T177-2009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T178-2009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84-2009 建筑施工作业劳动保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标准
T187-2009 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
T180-2009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231-2010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237-2011 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2018
外墙防水工程是什么,外墙防水隐蔽内容具体包括哪些呢,建筑工程外墙防水施工相关规定有哪些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外墙防水是保施舍证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不受水的侵袭、内部空间不受水的危害的一项分部防水工程。外墙防水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外墙防水工程涉及到建筑物(构筑物)的地下室外墙、住房外墙等诸多外墙结构,其功能就是要使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设计耐久年限内,防止雨水、生活用水的渗漏和地下水的浸蚀,确保建筑结构、内部夺间不受到污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
一、外墙防水隐蔽内容
1、根据建施图及现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2、地下室外墙卷材防水层所用材料进场均有出厂合格证、厂家资质、主要材料经二次复试报告。
3、粘贴卷材防水层前,将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4、地下室外墙卷材防水层防水卷材采用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铺粘的卷材棍压粘结牢固,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大于100MM,接缝尺寸大于100MM,接缝严密,无扭曲、鼓泡、翘边等现象。
5、防水构造细部做法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6、地下室外墙保护层施工符合规范,设计要求。
二、建筑工程外墙防水施工相关规定
1、外墙防水防护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通过,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
2、外墙防水防护应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作业人员应持有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上岗证。
3、防水防护材料进场时应进行检验,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外墙防水防护施工应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查;应建立各道工序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制度,并应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外墙门框、窗框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并应验收合格;伸出外墙的管道、设备或预埋件也应在建筑外墙防水防护施工前安装完毕。
6、外墙防水防护的基层应平整、坚实、牢固、干净,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以上是中达咨询为建筑人士收集整理的关于“外墙防水隐蔽内容”等建筑相关的知识,更多内容可以登入中达咨询建设通进行查询。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中达咨询微信号。
src="http://.cbi360.net/2018/8/1/71c43853-e0db-4327-bb80-67200e88d0d5.jpg" title="建设通广告1.jpg" alt="建设通广告1.jpg" width="600" height="345" border="0" vspace="0"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345px;"/>
关注手机中达咨询(http://m.cbi360.net/),实时了解建筑行业最新动态。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中的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是什么?
现批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10-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6.1.11、6.1.12、7.1.12、11.1.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同时废止。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GB50210-2018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抹灰工程;5.外墙防水工程;6.门窗工程;7.吊顶工程;8.轻质隔墙工程;9.饰面板工程;10.饰面砖工程;11.幕墙工程;12.涂饰工程;13.裱糊与软包工程;14.细部工程;15.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是:新增了外墙防水工程一章;新增了保温层薄抹灰工程一节;将原饰面板(砖)工程一章分成饰面板工程、饰面砖工程两章;将吊顶工程分成整体面层吊顶工程、板块面层吊顶工程和格栅吊顶工程。
涂饰工程和裱糊与软包工程新增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删除了木门窗制作和散热器罩制作与安装相关条文;幕墙工程列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其验收内容、检验方法、检查数量由各幕墙技术标准规定。本标准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
1、总则
1.0.1为了统一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既有建筑的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本标准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1.0.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装饰装修building decoration:为保护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美化建筑物,采用装饰装修材料或饰物,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及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过程。
2.0.2基体primary structure: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
2.0.3基层base course:直接承受装饰装修施工的面层。
2.0.4细部detail: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局部采用的部件或饰物。
2.0.5整体面层吊顶integral layer ceiling:面层材料接缝不外露的吊顶。
2.0.6板块面层吊顶board surface ceiling:面层材料接缝外露的吊顶。
2.0.7格栅吊顶grille ceiling:由条状或点状等材料不连续安装的吊顶。
3、基本规定
3.1设计。
3.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应进行设计,并应出具完整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3.1.2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防火、环保、节能、减排等有关规定。建筑装饰装修耐久性应满足使用要求。
3.1.3承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的单位应对建筑物进行了解和实地勘察,设计深度应满足施工要求。由施工单位完成的深化设计应经建筑装饰装修设计单位确认。
3.1.4既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涉及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时,必须在施工前委托原结构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或由检测鉴定单位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鉴定。
3.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防火、防雷和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3.1.6当墙体或吊顶内的管线可能产生冰冻或结露时,应进行防冻或防结露设计。
3.2材料。
3.2.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3.2.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
3.2.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
3.2.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采用的材料、构配件应按进场批次进行检验。属于同一工程项目且同期施工的多个单位工程,对同一厂家生产的同批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
可统一划分检验批对品种、规格、外观和尺寸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并应有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及性能检验报告,进口产品应按规定进行商品检验。
3.2.5进场后需要进行复验的材料种类及项目应符合本标准各章的规定,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类型的进场材料应至少抽取一组样品进行复验,当合同另有更高要求时应按合同执行。
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满足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获得认证的产品或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场验收时检验批的容量可扩大一倍,且仅可扩大一次。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容量重新验收,且该产品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3.2.6当国家规定或合同约定应对材料进行见证检验时,或对材料质量发生争议时,应进行见证检验。
3.2.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在运输、储存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变质和污染环境。
3.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火、防腐和防虫处理。
3.3施工。
3.3.1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经过审查批准。施工单位应按有关的施工工艺标准或经审定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并应对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
3.3.2承担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
3.3.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中,不得违反设计文件擅自改动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或主要使用功能。
3.3.4未经设计确认和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拆改主体结构和水、暖、电、燃气、通信等配套设施。
3.3.5施工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3.3.6施工单位应建立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防火和防毒等管理制度,并应配备必要的设备、器具和标识。
3.3.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应在基体或基层的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对既有建筑进行装饰装修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
3.3.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前应有主要材料的样板或做样板间(件),并应经有关各方确认。
3.3.9墙面采用保温隔热材料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所用保温隔热材料的类型、品种、规格及施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
3.3.10管道、设备安装及调试应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前完成;当必须同步进行时,应在饰面层施工前完成。装饰装修工程不得影响管道、设备等的使用和维修。涉及燃气管道和电气工程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应符合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
3.3.1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电气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直接埋设电线。
3.3.12隐蔽工程验收应有记录,记录应包含隐蔽部位照片。施工质量的检验批验收应有现场检查原始记录。
3.3.13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环境条件应满足施工工艺的要求。
3.3.14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半成品、成品的保护,防止污染和损坏。
3.3.15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前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
4、抹灰工程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一般抹灰、保温层薄抹灰、装饰抹灰和清水砌体勾缝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一般抹灰工程分为普通抹灰和高级抹灰,当设计无要求时,按普通抹灰验收。一般抹灰包括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和粉刷石膏等抹灰。
保温层薄抹灰包括保温层外面聚合物砂浆薄抹灰;装饰抹灰包括水刷石、斩假石、干粘石和假面砖等装饰抹灰;清水砌体勾缝包括清水砌体砂浆勾缝和原浆勾缝。
4.1.2抹灰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
1抹灰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施工记录。
4.1.3抹灰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
1砂浆的拉伸粘结强度。
2聚合物砂浆的保水率。
4.1.4抹灰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
1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的加强措施。
2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的加强措施。
4.1.5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1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抹灰工程每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抹灰工程每50个自然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大面积房间和走廊可按抹灰面积每30m2计为1间。
4.1.6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2室外每个检验批每100m2应至少抽查一处,每处不得小于10m2。
4.1.7外墙抹灰工程施工前应先安装钢木门窗框、护栏等,应将墙上的施工孔洞堵塞密实,并对基层进行处理。
4.1.8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用不低于M20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4.1.9当要求抹灰层具有防水、防潮功能时,应采用防水砂浆。
4.1.10各种砂浆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受冻,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沾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4.1.11外墙和顶棚的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
4.2一般抹灰工程。
Ⅰ主控项目
4.2.1一般抹灰所用材料的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验报告和复验报告。
4.2.2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润湿或进行界面处理。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2.3抹灰工程应分层进行。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当采用加强网时,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检验方法: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施工记录。
4.2.4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抹灰层应无脱层和空鼓,面层应无爆灰和裂缝。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Ⅱ一般项目
4.2.5一般抹灰工程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接槎平整,分格缝应清晰。
2高级抹灰表面应光滑、洁净、颜色均匀、无抹纹,分格缝和灰线应清晰美观。
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
4.2.6护角、孔洞、槽、盒周围的抹灰表面应整齐、光滑;管道后面的抹灰表面应平整。
检验方法:观察。
4.2.7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砂浆不得抹在石灰砂浆层上;罩面石膏灰不得抹在水泥砂浆层上。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
4.2.8抹灰分格缝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宽度和深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棱角应整齐。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2.9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整齐顺直,滴水线应内高外低,滴水槽的宽度和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均不应小于10mm。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
4.2.10一般抹灰工程质量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2.10的规定。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中的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汇总
标准名称 编号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编号为GB50202-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编号为GB50208—2002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编号为GB50210—2001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编号为GB0207-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编号GB50204—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编号为GB50209—2002
参考资料
卷材防水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建筑网[引用时间2018-4-3]
通过阅读以上内容,想必大家都对建筑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2018版有了一定的了解,防水对于保护室内环境的质量和舒适度至关重要,它可以防止湿气和霉菌滋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和健康,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用,能解决您的问题,更多防水问题请咨询防水专业人员。
温馨提示:防水施工需要优质的防水材料以及专业的防水施工人员,才能确保建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渗水,如果您不懂,但是确实有这方面的需求,您可以联系我:(点击电话即可复制)
标签:建筑室(1)
上一篇:室内防水施工规范最新 室内防水施工规范最新标准 怎么可以错过!
下一篇:没有了